煉內丹的火候運用
古代丹書有內丹火候之說,不知火候運用,任意瞎練,就出偏差。
人體內有三種火:一曰目光之火;二曰意念之火;三曰氣動之火。古人稱為“三昧真火”。
這三種火合在一起,意念加重,注視不離,叫做武火;意念輕鬆,似有似無,叫做文火。
練功到什麼階段,運用什麼樣的火,就稱為火候。
怎樣運用呢?人體分兩個區域,橫隔膜以上,屬於陽氣區域;橫隔膜以下,屬於陰氣區域。
在陽氣區域的穴位,宜用文火來煅煉,如意守祖竅、膻中,要似守非守,輕鬆自如,若是加重意念守竅,氣聚血湧,火上加火,就會出偏。如頭痛、目眩等。
在陰氣區域的穴位,當用武火烹煉,如氣海、會陰、湧泉,守竅的時候,要意念加重,凝視不離,把陰氣化開。這些都是練功的真訣竅。
在氣通小周天時,後三關尾閭、夾脊、玉枕,都是骨質的結構。內氣到此停止不動時,必須用三種火一起燒煉,化開陰氣,才能通過。如用意引,勉強過關,神弛火散,更不易通過,還會出偏。
功至一陽萌生,是內氣的嫩芽,更要用三種火鍛煉;煉到一陽大動時,還要用三種火煅煉。
若發覺周身如酒醉,眼簾有光閃,耳內有鳴聲,這是內氣旺盛,達到高峰的景象,火候到,才能進行小周天衝關,若是未到高峰火候,急於求通,強行搬運,就出偏差。切記切記!
值得注意的是,小周天氣通以後的練功,仍要意守氣海,目光凝視氣海穴,鼻息也歸於氣海,神、意、氣,三家歸到一處,進行武火燒煉,形成了內氣呼吸,一呼一吸,在肚臍和下丹田中升降。
下田為氣根,故古人叫做“息息歸根”。此際練功,鼻息自斷,恢復到在母腹中的呼吸,故叫做“胎息”。在胎息中,做到一念不起,萬慮俱寂,靜極生動,方有小周天的自然運動。
從督脈上升於腦,稱為進陽火;沿任脈下降於下田,稱為退陰符。也就是補陽氣退陰氣,在實際體驗中,適用於身體怕冷的人,因為陰盛陽衰。
還有從任脈上升於腦,沿督脈下降於會陰的運行法,古人稱為進陰火退陽符;適用於體質怕熱的人。因是陽盛陰衰。
還有從左邊上升、右邊下降,從右邊上升、左邊下降的運氣法,這些都是小周天火候煉丹的方法。
練到陽光二現,小周天停運的火候已到,此際練功要進行內氣聚散呼吸,以鞏固內氣團的壯大成長。
顯出陽光三現,是進行大周天運轉的火候已到,緊接著內氣團大動,上下衝動,腎間熱如湯煎,身湧鼻搐,耳內有鳴,這是內氣團旺盛的景象,即當用意念急守尾閭,緊縮肛門,向上提起。
內氣團衝過尾閭,上升於腦,靜守一會兒,舌頂上顎,降入口中,緊縮口唇,以防滲漏,有鷲鳴之聲,嚥入中田。
氣滿中田,一意靜守,忽覺有兩道動氣,從腳心同時上升,到尾閭合成一團,上升夾脊,停止不動;動過夾脊,分開兩道動氣,沿上肢流至兩掌心;停止片刻,回升玉枕,合成一團,升至腦海,略一停止,降入口中,復降入中田,充滿中、下二田。
至此完成了大周天的運動,古人叫做“過關服食運周天”。
以上談的後天火候,是用意念有為之火,以下練功,以中田和下田,守成一個虛空境界,純是無為的寂然朗照,就是《丹經》上說的“沐浴”、“溫養”,也就是以文火溫養為主。
寂照至極處,轉入先天火候,有自然的運動,這已不是有意念而為的火候,而是按大自然火候規律運動的,不神馭,不息吹,如同天地之氣,運轉不息一樣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